其实相机充电盒这种产品早就推出了,印象中最早采用这种形式的应该是绿巨能?当时觉得这个思路还不错,不过他们那款虽然体积不小,却只能装两块电池,空间利用率不高,感觉有些浪费,所以我一直没入手。如果能自带充电宝功能就好了——当然这是有点异想天开。后来唯卓仕、沣标等品牌也陆续跟进推出了类似产品,但总觉得外观不够吸引我。直到最近发现铁头也推出了这类充电盒,基本符合我的预期。

铁头这款在外形设计上比较有特色,有棱有角的外观让人联想到军火箱,整体风格比较硬朗,有别于其他品牌常见的圆润翻盖设计。它采用的是分体式半透明上盖,通过两侧卡扣固定。虽然这种设计在单手操作方面不太友好,且防误开启效果一般——只要压下单侧卡扣,另一边的锁紧力就不够了,在背包中还是有误开启的风险。但视觉效果上倒是挺有个性,说实话,这种上盖更多还是为了“好看”。

当然,我最在意的还是它的内部空间设计。插槽采用对置排列,非常紧凑,可以同时放下四颗FZ100电池。其中一号和二号插槽支持快充(大概是8.4V 1.5A,约12.6W),三号和四号则是普通功率。整个充电盒最大支持PD 45W输入,但快充效果依然不如索尼原装充电器,尤其是 α1 附送的那款。说起来,现在索尼越来越“环保”了,连 α7C2 都不给配充电器了,属实让人无语。

回到正题,这款充电盒在插入电池的瞬间会通过红、橙、绿三色灯指示当前电量。不过没有专门的电量检测按钮,想查看电量就必须打开上盖,拔出电池再重新插入一下,这点使用上确实不如带按键设计的方便。

铁头的做工还行,刚拿到手的时候感觉偏轻,给人一种“塑料感”,但装上电池后重量起来,加上底部配有不错的防滑橡胶垫,摆放起来还是挺稳的。

总体来说,我选择这款充电盒主要还是看中了“充电+保护”的一体化设计。出行时只需要带一个PD手机充电器就行了,确实方便不少。虽然现在很多副厂电池都自带Type-C接口,单个使用应急没问题,但数量一多,管理和充电就变得麻烦了。

如果你预算充足,不在乎价格,那原厂双充依然是最佳选择;但如果电池数量多、预算有限,这款铁头的产品还是值得考虑的。只是要注意,它在充电速度上并没有太大优势。毕竟相机电池的快充功率目前还远不如手机,就算你换个更猛的充电器,效果也差不太多。

我这次购入的是充电盒+电池的套装,主要是想试试看铁头的电池质量如何。使用下来发现一个小问题:在将铁头电池装入相机并合上电池舱盖时,需要用点力按住盖子才能扣紧;而使用原厂或沣标电池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,扣盖很顺滑,几乎不费力。虽然肉眼看不出尺寸差异,但猜测可能是在长度上多了零点几毫米?

最后,建议铁头官方下一代产品的优化方向:增加电量指示按钮,优化防误开启,多槽位高功率充电,外壳质感可以再优化一下,这样就比较完美了,哦对了还有SD卡槽。